毕昇再现:汉字印刷革命与“北大方正”

来源:网络

状态:连载中

作者:70周年专题

主角: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全电子式汉字精密照排系统,是综合应用电子计算机和激光等先进技术,彻底改革铅字排版印刷过程,提高排版印刷速度,实现排版印刷自动化的最新设备。研制这样的新设备,是加速实现我国四个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发展,各条战线急需出版更多的书刊资料,对内对外的宣传任务更是日益加重。而目前沿用的铅字排版印刷技术,是远不能满足要求的。在实现汉字照排自动化方面,日本在美国、西德的帮助下,已经研制出一些设备。这就在我们面前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汉字是我们祖国固有的文字,研制先进的照排设备,应是我们责无旁贷的光荣任务。我们应当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地早日研制出我国自己先进的照排设备。

在方案的第十五章《系统设计的指导思想》的一开始,王选就写到:

在任何以计算机为主体的系统中,都必须十分注意软件和硬件的结合,让软件和硬件互相配合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价格比,从本系统的全局到每个局部都贯穿了这一思想。

这是王选所强调的软、硬件相结合的最突出的表现。高倍率汉字信息压缩技术、高速高保真还原和输出技术等一系列关键技术无不体现了这一指导思想。

采用最新成果,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有时意味着用创新的设计,绕过按常规方式发展会遇到的巨大困难,走一条高效益的、事半功倍的捷径。

这一年的早些时候,在寻找生产照排控制机、汉字终端机和激光照排机等关键设备的厂家方面,北大已经在电子部郭平欣的亲自主抓下做了大量工作。

在汉字校改终端的方面,王选有了较为成熟的总体方案,那就是直接研制带汉字显示的先进的校改终端系统,用130计算机通过软件来实现各种复杂多变的编辑功能。

为了降低成本,加快编辑和校对速度,王选还设想出用一台主机带多台显示器的方案,以便将来供多个编辑利用不同显示器同时进行不同的修改。

王选请陈��对光标移动、增删改等功能的程序实现做了一个速度测算,表明一台130机可以带8台以上的显示器。

这时,王选无意中看到一篇报道,介绍美国Digital公司正在DEC公司生产的小型机上开发一个多终端系统,采用的也是一台小型机带多台显示器的技术途径,这说明王选的设想已经与国外的技术发展趋势同步。

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基于微处理器芯片的计算机功能还很不成熟,王选提出的这种基于小型机的可编程多终端系统可以说是性能价格比最好的一种汉字终端方案。王选信心大增。

1976年7月,上海电工所来了几位同志,了解北大方案的进展情况。他们是从事上海照排大项目中汉字输入和校改子系统任务的,当时北大研究室的人数还没有他们参加项目的单位数多,于是王选热情接待,毫无保留地介绍了他们的汉字终端方案。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毕昇再现:汉字印刷革命与“北大方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