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之风:中国共产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来源:网络

状态:连载中

作者:70周年专题

主角: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陈云又问:“这么两相比较,国营养、集体养和私人养相差的粮食是多少?”

陈云与参加座谈的人一同算账:国营养、集体养,要这么多精饲料需要多少工,需要花多少钱。搜集这么多的精饲料需要花多少工,需要花多少钱;而私养需要花多少。经这么一算,私养显然要少得多。然后又算喂一头猪要烧多少柴,农民私养烧柴,大人小孩从地里回来顺便带一点就够了。而要大规模地集体养猪,就要专门供应烧柴,或者烧煤炭。从用工来说,集体养猪要有专门人来干,私人养猪就是老太太、小孩子,附带着就干了。

陈云还算了一笔账:私人养猪可以积肥,把这部分肥料卖给集体可以增加很多工分。陈云花了两个星期的时间,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最后说,看来我们的方针应当是“私养为主,公养为辅”。

后来,陈云根据这两个星期的调查,主持起草了关于养猪应以“私养为主,公私并举”的文件。

当时,毛泽东看了陈云主持起草的这个文件后说:“养猪问题,我赞成‘公私并举,以私为主’的方针。养猪今后可能会有多种形式,公有公养,私有私养,公私合养,公有私养。从猪的头数算起,私养还是主要的,现在公养的猪还是要巩固下来,不要又分散。人搬家三年穷,猪搬家会死的。”

1961年初,党的八届九中全会正式通过文件,规定养猪方针是“私养为主、公私并举”。然而,“私养为主、公私并举”的养猪方针,主要是对公猪而言的。对母猪应当公养为主还是私养为主这个问题,当时并没有做出明确规定。

事实上,大部分母猪还是由公社、生产大队公养。

上海市明文规定,不准农民私养母猪。由于母猪只准公养,不准私养,不但产苗猪大大减少,而且公养母猪的饲养员远不如农民照顾细心,产苗猪少,苗猪死亡也多。因此,解决母猪私养问题,成为养猪能否迅速发展的关键。

正是在这个时候,陈云来到上海青浦。他把养猪问题作为这次青浦调查的一个重点,专门就母猪私养问题开了许多座谈会。

陈云依据了解到的事实,说明母猪私养养得好,产苗猪多,苗猪成活率高,无论母猪还是肉猪,私养比公养好处多。母猪不下放,就不能恢复和发展养猪业。他在调查的基础上,写了《母猪也应该下放给农民私养》的调查报告。

在一次老农座谈会上,陈云问老农:“把你们的猪没收对,还是发还对?”

老农答:“上边说没收、发还都是对的。”

陈云又问:“你们现在敢不敢养猪?”

老农答:“还不大敢,说不定哪一天又是没收对了。”陈云说:“没收不对,发还才对,以后再不会没收了。”

老农听了喜出望外,当天这个消息就传遍了全村。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调研之风:中国共产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