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才子风云录

来源:网络

状态:已完结

作者:尚南山

主角: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古人的头巾实则就是后世的帽子,或者不如说后世的帽子是由古代的头巾发展而来。明代的头巾已经是固定成型的,只要戴在头上即可。就像领带一样,也有现成的带拉链的,只要套在脖子上拉上拉链即可。明代的头巾就相当于有拉链的领带。

那时候重礼节,一般来说,出门不带头巾是很荒唐的事,除非你硬要玩玩两晋风流这种行为艺术。在家时可以不带,谓之科头,也就是秃着脑袋。况钟治家严谨,父子之间有时也如宾客,所以在家一般也得带上头巾。

回到堂室后,刘妈已经把饭菜摆好,两人入座后,况毓从内室出来,先向父亲敛衽请安,然后就坐在哥哥旁边,三人谁也不说话,开始吃早饭。

早饭倒是简单,稀饭、馒头和几样咸菜。纪五早上是在外面的伙房中自己吃,刘妈则是等他们吃完后,收拾下去再吃。

吃过饭,况钟就去前面的店铺中准备给病人诊脉。况毓回到内室,或是针黹女工,或是读书写字,倒没有任何要求。

况且的事就比较繁重了,每隔一天他都要随父亲给病人诊脉,先是他父亲诊脉,然后让他诊。

况钟写下药方后,他还要记下来,晚上时,他就要对父亲说出每个病人的脉相,然后背出父亲开出的药方,就自己理解来解说药方中君臣配伍、各味药剂量大小,以及为何如此,以及整个药方主治的医理和药理。

古代医药不分家。不像后来的西医,治病的只管开药, 制药的专管制药,也就是医药分途。

好在况且就有过学围棋的基础,而学中医就像学围棋,初始并不繁难,相反许多原理是很简单的,药学读读本草也就差不多了。然后却是越来越难,永无止境。

据说中医学和易经具有同样的原理,也有说中医就是从易经发展而来,不管怎样说,其博大精深至无边无涯却是一样的,所以能精于这两者的很少,相反街上骗钱卖卦的和杀人的庸医却遍地皆是。

这样背诵药方一段时间后,逐步增加难度,不再让他看药方,而是让他自己到一边开药方,然后收好。晚上,父子两人先对看病的脉相,再对开出的药方。若有差异,父亲就以此当作范例,来剖析他开的药方中的种种弊病。

就像老师一笔一画的评点学生写的字一样。

这种教学法也已经有三年了,倒是见效奇速,近来况且开的药方基本和父亲相差无几,有的只是用药剂量大小。这严格说来已经不是毛病了,就像厨师烹饪,各种调料加多少都无一定,用药剂量也是如此,多有多的道理,少有少的说法。

由于况且昨天在药房药着了,父亲决定给他三天假,让他自己随意在房中温习经书,练习书法绘画,自行调理。

古人学习较后人还是宽松许多,只是条件也差了许多。师资力量、学习资料等等都是后世见优,相差可说是天地之别。

猜你喜欢

秦朝历史小说政途风云小说古代历史小说风云黑道小说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大明才子风云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