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纪实:丛林之虎

来源:网络

状态:连载中

作者:李幺傻

主角: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说到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不能不说到一个美国人,这个美国人叫史迪威。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为了统一对日作战,协调各国的部队,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华盛顿举行了代号为阿卡迪亚的会议。这次会议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设立中国战区,由蒋介石担任中国战区的最高指挥官,指挥中国、越南、泰国等地的同盟国军队。

蒋介石的权力达到了一生中的最高峰。

蒋介石就任不久,就请美国总统罗斯福,选派一名亲信将领,担任参谋长。于是,史迪威走马上任。

蒋介石为什么要请美国派一名监军?

其目的在于,能够依赖美国的援助,武装中国军队,尽快结束这场战争。

蒋介石自请监军,是心中打着小算盘。

然而,史迪威与蒋介石一见面,就有了摩擦,后来甚至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这是蒋介石没有想到的。

蒋介石要求美国将军史迪威听命于自己,然而,史迪威却不服蒋介石的指挥。

史迪威在就任中国战区参谋长之前,多次来过中国,能够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史迪威曾经多次在中国乡间行走,对中国底层人的苦难生活非常同情。中国人性格中的坚韧顽强、吃苦耐劳、埋头苦干,不会抱怨的特征,和美国人完全不相同。史迪威对中国士兵的评价非常高,他在日记中写道:“中国士兵是出色的材料,他们比日本兵好,不能因为中国遭受灾难而责怪普通的士兵。”

史迪威在日记中还写道:“深信穿草鞋、营养不良的中国士兵,一旦装备完善,训练有素,指挥有方,就能与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士兵相抗衡。”

史迪威对中国士兵的评价很高,他对中国士兵的艰苦生活怀着极大的同情。事实上确实是这样,我们翻开抗战时期的老照片,看到中国士兵都极端消瘦,而同时期的日本鬼子则矮小粗壮,营养良好。

一些资料显示,当年参加抗战的中国士兵,每天只能吃两顿饭,其中有一顿是稀饭。很多士兵因为长期营养不良,而出现了夜盲症。医学上解释,夜盲症是因为长期缺乏维生素而导致的。

我采访过当年的第70军老兵。他们说,在上高战役中,他们与日军激战了20天,没有吃过一顿饱饭。后来,在追击日军的时候,跑着跑着,战士们就跑不动了,因为没有东西吃。

我采访当年守卫中条山的老兵,他们说,战士们因为没有食物吃,把包谷杆碾碎了,煮成糊糊吃。包谷杆,那是连猪都不喜欢吃的东西。因为没有食物,战士们只能挖野菜,采野果,有些人因此而食物中毒。

和很多美国职业军人一样,史迪威性格鲜明、做事认真、勇担责任、心直口快。他从来不掩饰自己的好恶,而且把自己的好恶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是标准的西方人的处世观点。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抗战纪实:丛林之虎
返回顶部